大班数学教材《有趣的拼搭》含深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进步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巩固对容易见到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知道公用边,了解公用边的特点及含义,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大班数学《有趣的拼搭》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巩固对容易见到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进步婴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知道公用边,了解公用边的特点及含义。
4.初步培养察看、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婴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筹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巩固对容易见到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 第1页请婴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2、解说公用边
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了解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何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目前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
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大家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3、创设情境,引发婴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婴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点。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婴幼儿用公用边的办法拼搭出需要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婴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办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婴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婴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就,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一样的图形,而且每一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婴幼儿用公用边的办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婴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婴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就,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婴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类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伙一块喜洋洋》与同伴一块开心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4、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大家聪明的小朋友给大家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父母一块用公用边的办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
活动深思:
《有趣的拼搭》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首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非常高兴。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学会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如果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教程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二是在看哪个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历程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剖析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在这个环节里,我第一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了解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注意观察的学习态度。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如何搭呢?让学生先考虑搭一搭的方案,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很难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见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非常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机会,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然后让学生第三尝试,以验证办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哪些方法能了解哪个搭得高?引导学生察看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察看和剖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因为之前我没向学生明确需要,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个操作活动的需要,且在交代需要时,需要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所有方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百科:有趣,汉语词语。拼音yǒu qù,解释多指某事或物对你非常感兴趣。